朝 聖 之 緣 起 與 意 義 --
-法藏法師(Shih ChyiRong) 撰-
朝聖,是旅遊嗎?是嬉遊嗎?
是一場嘻嘻嘩嘩去、嘻嘻嘩嘩回的休旅嗎?
然後白白的於放逸的心態下,失去了心靈淨化與提升的機會?
朝聖應該是一趟怎樣的旅程啊?
要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進行這樣的一趟「心靈之旅」?
無論現在正準備前往朝聖,
或未來打算「有一天一定要去」朝聖的人,都應該看看,
藉此在心裡產生一些自我的反思與期許。
朝禮印度的佛陀聖跡,自古以來,即是所有佛弟子的神聖心願。
遙想古人朝禮聖蹟,須準備經年,
在惡劣的天然環境下,跋涉千山萬水,冒著生命的危險前往。
而今 拜空中交通的發達,在台灣的佛弟子乘著「鐵鳥」,一天就可以到達印度了!
此中相差何只千里。然而,朝聖的方便,是否帶動了朝聖內涵的提昇?
亦或只變成了一 種觀光旅遊的「休閒活動」而已?
朝聖,對一個佛弟子而言,會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呢?
應當用怎樣的心情去面對與準備呢?
尤其對一個出家人來說,
如果朝聖只 是意味著一種令人興奮的,帶有宗教色彩的旅遊而已,
那麼朝聖的意義與用心是不是顯得太膚淺了?
以輕率而又帶有嬉戲心情的方式去從事所謂的朝聖,
不但是一種 無知與損失,同時更是一種對三寶的輕慢與不敬!
如此的朝聖,不但得不到法益的增上,反之甚至還是一種造罪的行為。
因此
對於朝聖內涵事先的的深化理解,將有 助於提昇佛弟子的朝聖品質,
同時也可避免可能存在的過失,
這是佛弟子們在前往朝聖之前,所應當深刻加以作意和研究的!
以佛弟子而言,
印度朝聖之行,至少有以下幾項重點,是值得我們去用心體會與實踐的:
一、朝聖是一種佛教徒的尋根行動:
古來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之所以不畏生死,前往印度朝禮聖蹟,
無非希望能透過實際景物的親臨,以引發對佛教歷史的思古幽 情,
真誠追念佛陀及聖弟子們的遺風,以提昇自己的道念與修行情操。
今日的朝聖者,豈可愚昧地以「觀光遊樂」的心情,到聖地走馬看華?
為了引發朝禮者的正 念,
我們實在有必要於事前,對所要朝禮的聖蹟,預先進行佛教史、地資料的收集與理解。
方才不會在面對斷垣殘壁時,內心一片空白,
而失去如理憶念佛陀功德的 機會。
二、朝聖當以一種親覲佛陀的深刻恭敬與懺悔態度為之:
聖地對佛子的意義,並非僅止於引發對佛陀的追思而已,
如世尊在《法華經》中云:「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又云:「(佛)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壽量品〉偈)
由此可知,
事實上佛陀並未「真實」地入滅,世尊現正在靈鷲山上說法度生,
只不過現世的眾生罪業因緣不能得見,而謂佛陀已滅度罷了。
既然如此,則今日吾等佛 子朝禮 聖地時,
就應該以親臨佛前的恭敬、謹慎心情來面對,
切不可因凡夫肉眼所見的殘破瓦石,而心生輕慢。
猶有進者,更應該因自己的「一無所見」,而心生慚愧、懺 悔,
如此朝聖方能獲得佛法的饒益與增上。
古德有偈云:
「佛出世時我沈淪,佛滅度後我出世,
懺悔此身業障重,不見如來金色身。」
正此之謂。
三、旅途的不便與障礙本身,其實就是一種修行:
與古人的千里跋涉、生死交關相比,
今日的飲食不適、腸胃不調、旅店不良與治安不佳乃至舟車的勞頓等等,
根本 就不成其為問題!
然而多少名之為「朝聖」的團體,所在意的就只是吃好、住好、玩好與費用的多少而已?
宗教徒基本該有的誠懇恭敬與忍苦修心根本是不可見的!
迷迷糊糊地去,又渾渾沌沌地回,
旅途中的諸種疾病與不便是他唯一的記憶,
而毫無一絲的法喜、感動與感恩,如此朝聖誠為愚癡與可憫。
四、應全方位地深入體驗印度的地理、天候、人文、歷史、風俗、民情等等,
以做為深刻了解佛法的資糧:
佛陀大聖選擇降生於印度,則印度的風土民情,
必有適合 於佛法建立與弘揚之特點,
許多原始佛教的修行方法(托、遊方、露宿、觀不淨之類)與戒律行持等等,
在在都與印度當時的文化、習俗有關。
我們在朝聖的過程 中,也應該多方觀察體會,乃至某種程度地融入當地的生活之中,
感受著活生生的聖人故鄉之氣息,
從而在自己的身心中,映烙為一種深刻的影像與性格,
如此必有 助於日後對佛法的了解與行持。
五、應當虔誠深信金口所親宣的朝聖功德,
以及朝聖當中必有不可思議的加持護念:
一般佛弟子對於朝禮印度,理所當然地,都認為那是一種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 事,
可是卻很少有人注意到,
朝禮聖地是確實有「功德」的,而且還是世尊金口所親宣的。
例如《長阿含經》卷四(二)〈遊行經〉即云:
「念佛生處……念佛初得 道處……念佛(初)轉法輪處……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
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各詣其處遊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大正》第一冊頁 二十五下 ~ 二十六上)
又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云:
「……有其四處,若有淨信男子、女人,乃至盡形常應繫念,生恭敬心。
云何為四?
一謂佛生處,二成 正覺處,三轉法輪處,四入大涅槃處。
若能於此四處,或自親禮、或遙致敬、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心者,
命終之後必得生天!」(《大正》第二十四冊頁三九 九上)。
更如《大般涅槃經》卷中云: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我滅後,能故發心,往我四處。
所獲功德不可稱計,所生之處,常在人天,受樂果報,無有窮盡。」
(《大正》第一冊,頁一九九中 ~ 下)
雖說「生天」並非佛弟子的目的,
但依據以上經典所示,
朝禮聖地具有消業、增福的功能,卻是無庸置疑的。
其中的關鍵,正如前引經文所言:
「歡喜欲見、憶念不 忘、生戀慕心」以及「企念虔誠、生清淨信、常繫(於)心」
等等心態的生起。
此中所謂的憶念不忘,
其憶念的內容亦如前引〈遊行經〉所言:「念佛生時,功德如是;
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
若佛弟子能於朝禮聖地時,心中做這樣如理的思惟,
則其功德必大大地不同於散心雜話與 走馬看花的「觀光客」所得,望佛子深思!
當然,除了以上五點為朝聖者所當預先具備的心理建設之外,
找一家經驗豐富、信用可靠的旅行社合作,
至少對初次踏上朝聖之途的佛子而言,也是很重要甚至是必須的。
此外,
旅遊資訊的收集與周密的行前準備,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常常我們看到的朝聖團,
只會斤斤計較於團費的多寡、食宿的良莠及行程的好不好玩等等,
而 完全忽略了
朝聖的意義及旅行團所能提供的專業服務、解說功能,甚至帶團的心態等等。
他(她)們以一種類似出國觀光的興奮心情,腦筋空空地隨著旅行社領隊,
在各個聖地間忙碌地趕場、穿梭,
每到一個地方,總是應景而公式化地誦經、拍照、供養、
流連乃至感動、感傷一番,然後又匆匆地趕往下一站……。
到了聖地,好 像就只為了做那些事?做完了,就算是朝聖功德圓滿了。
在家人這樣子,讓人覺得膚淺好笑;
出家人還這樣子,就讓人覺得可悲,而且是浪費信施了。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達,近十年來台灣佛教的印度朝聖絡繹不絕,
而且也有朝向多元化發展的傾向。
然而所謂的朝聖,卻仍一直處於一種類似於「觀光旅遊」的階段而 難以提昇。
其實
朝聖,根本就是一種深刻而又專業的修行之旅!
它是一段
佛子尋根與投入佛陀懷抱的過程,
因此也就特別需要一種深沉、虔誠而肅穆的宗教情懷予以 營造和把握。
試想,當佛子第一次回到佛陀的故鄉,
第一眼見到世尊慈面的一剎那,會是一種何等激盪道念的情懷啊!
我們必須像赤子一樣,
才能容受那千古以來, 即未嘗衰減的光與熱,
並且全部將之納入自己的心中,
而轉化為一股佛子修道的永恆力量!
這是朝聖的深義與終極目的。
否則即如古德之偈云: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快向靈山塔下修。」
身為佛弟子的我們,
如果朝聖而卻不能如是往道上會,那又何必千里尋靈山呢?
蹲在台灣老實念佛!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大都會用藝術的演唱……
街頭藝人使用簡單的樂器
演奏好聽的曲子……!
親愛的好友們,日安吉祥!
順利圓滿完成印度之行,當飛機回到台灣的上空,心中充滿著感恩的心情。
印度鄉間落後貧窮的情景,仍深烙腦海,我們何其有幸,生長在此寶島!
縱然對那裡的眾生有萬般憐憫,也無法有太多實質上的幫助。
將它化為心中修道的動力,冀望於未來,能有力量饒益一切有情。
探尋佛陀出生、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的足跡,造訪諸大先賢長養聖胎的石窟。
非走馬看花的忙著拍照,
而是默默的感受一位聖者的出世,
是以何等的慈悲與智慧,為闇闇世間帶來光明與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