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9 08:05
脫口秀女王(歐普拉)很罕見的在鏡頭前激動,她因為被人誤會是女同志而滿腹委屈。
歐普拉今天在接受電視節目訪問的時候,公開否認她是蕾絲邊,她說,有關她與一位女性友人過從甚密的謠言,令她非常困擾,倒不是因為她看不起同性戀,
而是她擔心不實的傳聞,會讓人以為她在說謊。
歐普拉在接受芭芭拉華特斯訪問的時候,澄清她與相交二十年的好朋友(蓋伊爾金恩),不是戀人關係,她形容金恩之於她,是如母、如姊、如友。她形容金恩是她認識過最善良的人。
歐普拉努力不讓眼淚流下來,
她說,她激動是因為她想到她從來不曾把內心裡真正的感覺告訴金恩。
歐普拉和金恩同年,都是56歲,兩人是在巴爾的摩電視台工作的時候認識,成為私生活以及事業上都密不可分的莫逆之交,一直有傳聞說她們其實是一對戀人。
歐普拉在訪問中很明確的說,她不是蕾絲邊,
謠言令她困擾的最主要原因是她不想被人以為她是個騙子,
再者,她不認為性傾向是個需要隱瞞的事,這不是她的風格。
歐普拉證實她與外傳已經分手的商人(史戴曼),還在一起,只是現在儘量減少一起公開露面。
寄件者 向日葵 |
寄件者 向日葵 |
寄件者 向日葵 |
未婚媽媽所生,9歲遭強姦,33歲成為脫口秀女皇,48歲成為億萬富翁。(washprofile.org)
歐普拉的人生之路好像一個奇跡,
她在不斷地改寫自己的歷史。
歐普拉出生於1954年1月29日,密西西比(Mississippi)的小鎮科修斯科(Kosciusko),她的名字應該是來自聖經中“Orpah”,但是被拼寫錯了,成了“Oprah”。
她的父母並沒有結婚,而且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分手了,歐普拉被送到祖母家撫養。
6歲的時候,她到密爾沃基和母親一起生活。
9歲的時候,她被一個男性親戚強姦了,
這些事情她直到80年代才公之於眾,
承認這些對她後來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washprofile.org)
13歲的時候,歐普拉因為遭到強姦和侮辱而屢次離家出走,差點兒被送進少年管教所。衹因為當時床位已滿,她才被拒之門外。
她14歲的時候還生下過一個孩子,但是很快就夭折了。歐普拉終於在14歲時回到田納西州的那什維爾,與父親一起生活。
“(父親)他非常嚴格”,歐普拉後來回憶說,“他關心我,希望我的生活過得最好。”父親要她讀書並且每周寫讀書報告。(washprofile.org)
高中畢業後,歐普拉獲得獎學金進入田納西州立大學學習。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她被當地電視台雇用,成為當地電視台的第一個女播音員和第一個黑人播音員。
從1976到1983年,她住在巴爾的摩,為ABC(美國廣播公司)的當地電視台WJZ-TV工作,逐漸成為新聞主播和最受歡迎的脫口秀節目
“人們在說(英文名﹕People Are Talking)”的主持人。(washprofile.org)
1984年她來到芝加哥,主持早間脫口秀節目“芝加哥早晨”( 英文名﹕A.M. Chicago),僅僅一個月她就使這個節目起死回生,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
不到一年時間,這個節目就延長到一個小時,並且以她的名字命名為﹕“歐普拉.溫弗莉節目”( 英文名﹕The Oprah Winfrey Show)。
這個節目也成為她的個人品牌,
直到今天一直佔據著美國“脫口秀”節目的頭把交椅。
據估計每周在美國有2100百萬觀眾收看,並且在海外105個國家播出,
成為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脫口秀節目。(washprofile.org)
歐普拉成為美國“文化現象”
1986年,歐普拉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哈潑公司(英文名﹕Harpo, Inc.),
1996年成立哈潑娛樂集團公司(英文名﹕Harpo Entertainment Group)
(哈潑“Harpo”一詞來自歐普拉“Oprah”的反拼寫)。公司成立至今,已經成為電視和電影製作領域不可小看的力量。
1988年,哈潑公司宣布全權擁有和製作“歐普拉.溫弗莉節目”,這使歐普拉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擁有和製作自己的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
1998年,歐普拉在她44歲的時候獲得了全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終身成就獎。(washprofile.org)
1996年9月,歐普拉開始在自己的節目裏設立“讀書俱樂部”,每月選擇一本書向電視觀眾作介紹,她和大家一同研讀這些書籍,並請作者親自來節目中與讀者交流。她奉行的口號是“讓美國重新開始讀書”,這種獨特的做法使她推荐過的所有書籍無一例外地在一夜之間成為全美暢銷書。 獲邀參加她的節目成為作者的一種殊榮,各大書店甚至咖啡館裏都擺上了歐普拉推荐的“中獎書籍”。(washprofile.org)
2000年4月,歐普拉和赫斯特雜誌集團共同推出了
《歐普拉雜誌》
(英文名﹕“O,The Oprah Magazine”)。這本月刊堪稱出版業的奇跡,是近年來出版史上最成功的雜誌。
創辦的第二年,這本面向中高收入的婦女月刊、標榜“新世紀個人成長手冊”的歐普拉雜誌就發行了2500萬冊,坐收1.4億美元,一舉刷新了一本雜誌五年內才能盈利的記錄。
在2002年4月,這本雜誌的第一個國際版本在南非亮相。(washprofile.org)
所有這些事業的成功,都給歐普拉帶來了名聲和財源。(washprofile.org)
1998,她被《時代》雜誌列為20世紀最具影響的100位人物。同年,她當選美國最受愛戴的婦女第二名,僅次於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連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和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也不得不屈居其後。(washprofile.org)
《名利場》雜誌評價她﹕“可以說在大眾文化中,歐普拉.溫弗莉的影響力,可能除了教皇以外,比任何大學教授、政治家或者宗教領袖都多。”
她的個人網站Oprah.com,有200萬用戶,月訪問量達到3500萬次。
每周收到1萬封電子郵件。從這個網站上可以看到歐普拉節目的系列,“氧氣”,和“節目之後的歐普拉”。(washprofile.org)
歐普拉的影響不僅在傳媒和娛樂領域,而且在更廣泛的公共輿論領域。
當她倡議建立“世界撲滿銀行”( 英文名﹕World Piggy Bank),美國人很快捐出多餘的零錢,募集了8100萬美元,相應地她要拿出與此同樣的數目,去送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學。
當她聽說瘋牛病,脫口而出“我可不想再吃漢堡包了!”牛肉產業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因此而引發了數百萬美元的訴訟,好在最終她贏了這場官司。(washprofile.org)
寄件者 向日葵 |
“歐普拉”魅力﹕親切談話,慈善家和政治活動家
1999年,在《財富》雜誌列出的全美50位女強人中,
歐普拉還名列第26名,
2000年她的名字就躋身前20名,竄升到了第15名。
這位哈潑娛樂集團董事長在圖書出版、電影製作、房地產、
股票投資等多個商業領域出盡風頭。
寄件者 向日葵 |
如今更躋身《福布斯》億萬富翁的行列,
成為第一個非洲裔女性億萬富翁。(washprofile.org)
如果僅僅把歐普拉看作是一個娛樂界的明星,
甚至是商場的女強人,都太過於簡單了。
有人把她的成功稱為“歐普拉現象”。
她的身上到底有什麼魔力?
為什麼成功總是如影隨形?
在白人男性占主流的美國傳媒界,
歐普拉這個人到中年、身體超重的黑人婦女為什麼能獲得成功?
歐普拉是通過她的“脫口秀”節目建立起她的巨大影響的,
“歐普拉節目”使她脫穎而出。
在美國傳媒界“脫口秀”節目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時候為了吸引觀眾,許多“脫口秀”節目不得不大賣噱頭,引入空洞的、甚至猥褻的話題招引觀眾。
而歐普拉的節目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品位,
探討數不清的重要社會問題,從離婚、性虐待、
男人的壓力、兒童養育到對伊拉克的戰爭……
她的節目是特別以吸引女性觀眾為主的。
對她們來說,
看歐普拉的節目,就好像在傾聽一個好朋友交談。
黛伯拉.泰農是暢銷書
《我就是不明白﹕男人和女人交談》
(英文名﹕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的作者,曾經受邀請上過歐普拉節目。
泰農這樣解釋歐普拉節目的獨特之處﹕
一些男性主持的脫口秀節目是“報告談話”( 英文名report-talk),
經常是代表了男人之間的談話﹔
而歐普拉的節目形式是“親切談話”
( 英文名﹕rapport-talk),是你來我往的交談,
這是女性之間的友誼的基礎。
它強調自我啟發的親密關係。(washprofile.org)
歐普拉把焦點從專家身上轉移到觀眾身上,講述個人問題。
女孩或者婦女之間的友誼經常是建立在交換祕密上的。
她在節目中講述自己的故事,比如她曾經將一包熱狗蘸著楓糖來吃,
她抽過古柯鹼,甚至在孩童的時候遭到強姦。
她的“脫口秀”更加親密,更加自白,更加個人化。
如果嘉賓的故事感動了她,她會哭泣或者給他們一個擁抱。
黛伯拉.泰農說﹕“她的同情心、愛心和誠實,
使她成為美國最受人愛戴的婦女,
每天造訪2000萬家庭的親密朋友,
在廣泛的話題上對全神貫注的觀眾進行教育的老師。”
歐普拉作為娛樂界的慈善家也是享有盛名。
她將收入的10%投入慈善事業。
她特別關注教育領域,
建立了私人的慈善組織“歐普拉.溫弗莉基金會”,
支持全世界婦女、兒童的教育。
歐普拉捐獻了數百萬美元,希望給那些有天賦
但是上不起學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機會,
她還是“為了更好的機會”組織的全國發言人,
這個組織為有學術才能的中學生提供機會上全國最好的預備學校。
她還專門設立了“歐普拉獎學金項目”(英文名﹕The Oprah Winfrey Scholars Program,
為那些有志於將來服務於社區的美國和海外學生提供獎學金。
1997年9月,她開辦了“歐普拉天使”網站,
鼓勵人們敞開心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至今,這個網站已經籌集了1200萬美元,
資助促進貧困地區改善教育和住房項目,獎勵那些幫助別人的人。(washprofile.org)
歐普拉的社會魅力在某種程度上轉化為政治魅力。
1991年,歐普拉提議了一項法案──全國兒童保護法案
(英文名﹕National Child Protection Act),
建立一個虐待兒童罪犯全國數據庫
(英文名﹕a national database of convicted child abusers)。
為此,她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上作證,推動法案的通過。
1993年12月,總統克林頓簽署了這項
旨在保護兒童免受性虐待的聯邦法律的 “歐普拉法案”
( 英文名﹕Oprah Bill)。(washprofile.org)
歐普拉的成功更在於她是“婦女、黑人、南方人、非婚生子女,窮人”
曾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白宮事務的記者、現任馬里蘭大學新聞學院的教授莉.瑟頓博士(英文名﹕Lee Thornton)也是一位在傳媒界相當活躍的黑人婦女。
瑟頓博士在馬大主講“婦女與媒體”的課程時特別談到歐普拉。
瑟頓說﹕“如果她不是令人驚嘆的人物,那我不知道誰還夠格?
她為婦女,和黑人婦女,在傳媒界打開了大門。”
70年代和80年代,媒介中的婦女是鳳毛麟角,
更不要說是黑人婦女了。
當時一位著名的男性電視主播就曾經宣稱﹕女人不適合播新聞,
因為她們的聲音不具有可信度,聽起來就像街頭巷尾的閒談。
現在這種狀況已經有所改觀,
在早間新聞節目中,女性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也不乏非洲裔和亞裔的女主播。
但是在傳媒界人士最看重的晚間新聞主播的位置上,
美國各大電視網中,還是沒有婦女的身影。(washprofile.org)
“歐普拉現象”不僅僅在於歐普拉的成功,更在於她的獨特。
她是婦女、黑人、南方人、非婚生子女,出生貧寒,她身上具有的這種複雜的多重性,使她成為不同種族和群體的許多人的生活偶像和楷模。
她對待成功、名譽和財富的態度也顯示了她非凡的個人魅力。(washprofile.org)
去年12月,這位脫口秀主持人捐款1000萬美元,在南非建立一所寄宿制學校。
她在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的陪同下,
為未來的“歐普拉.溫弗莉南非女孩領導學院”奠基,
在揭幕典禮上,
歐普拉說,“我們將選拔那些堅強的、
勇敢並且有愛心的女孩子在這裏接受教育。
我相信女孩子將要接管世界。男人統治的時間已經夠長了。
但是不用擔心,
”她補充道﹕“我們準備(與男人)分享權力。”
歐普拉,代表了美國的精神,企業家的成功。
她的人生從無到有,從黑街底層到億萬富翁、媒體女王,
她的全球影響力僅次於教宗。
如果你「無論如何一定要成功」,這本書就是為你預備的!
關於歐普拉:
★「浮華世界」將歐普拉形容為全球影響力僅次於教宗的人。
★「時代雜誌」連續將歐普拉列為20、21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
★2003年成為全球第一位登上「富比士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的黑人女性。
★2006年「富比士雜誌」最新公布「年度百位名人權力排行榜」,歐普拉排名第三,可謂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柯林頓總統任內通過一份暱稱為「歐普拉法案」的保護兒童法案。
★911事件後,高度參與國家療傷;並與第一夫人攜手祈禱。
★107個國家收看「歐普拉秀」。
★在節目中展示某件緊身上衣,節目結束後被該廠商稱為每分鐘售出一件。
★一小時節目探討更年期問題後,觀眾反應熱烈到網站電腦主機當機。
★首創每月選書單元,連續46本帶動本本暢銷。美國出版公司蘭登書屋於「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謝謝妳,歐普拉」。
★「歐普拉雜誌」被「財星雜誌」譽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雜誌。
★1996年討論狂牛症,一句「再也不吃漢堡了」,牛隻期貨價格暴跌達到10%。
★2001年伊利諾大學開授了一門「媒體大亨歐普拉」課程。
★獲得日間艾美獎終身成就獎。
被譽為日間電視之后。
★分析家認為,
她是「黑人文化與白人文化之間一個毫無威脅、令人安慰的橋樑」。
這就是歐普拉,你應該認識並了解的一個人。
寄件者 向日葵 |
寄件者 向日葵 |
寄件者 向日葵 |
歐普拉如何參與國家傷痛療癒過程
多變的主題和來賓顯然是歐普拉秀受到歡迎的部分原因。
只有在少數的特殊情況下,節目的主題才會和下一次的主題有所關聯。
例外的情況是當全國或世界性的事件發生時,因這一類事件吸引了全國所有民眾的目光。
有一個主題長時間占據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關注,那就是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恐怖份子攻擊紐約世貿大樓和華盛頓特區的五角大廈。
九一一之後,歐普拉製作了一系列特別節目來探討這起事件的影響和後續發展。在其他的場合裡,她也參與了和她的節目沒有關聯的愛國活動。
許多節目的內容設計都包含了現場觀眾的參與,而這些觀眾則是經過預先挑選。在九月十七日和二十五日的節目裡,歐普拉扮演中間人的角色,引導觀眾和專家之間的互動。
十七號那一集的來賓是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參議員約瑟夫‧比豋(Joseph Biden)和「紐約時報」的記者朱迪絲‧米勒(Judith Miller),他們都是研究中東問題和賓拉豋(Osama bin Laden)的專家。
節目中呈現了悲劇的畫面、群眾聚集在世貿遺址的場面、國旗和自由女神像的照片以及祈禱的歌曲,現場的情緒達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九月二十五日那一集節目中,觀眾則是和心理學家菲爾‧麥格勞博士(Dr. Phil McGraw)進行交流和互動。
麥格勞博士當時是「歐普拉秀」每星期二固定的特別來賓。就像他慣常扮演的顧問角色一樣,麥格勞博士在節目中討論因為個人和國家的災難而產生的憤怒、恐懼和挫折。
他勸大家不要忽略處理恐懼的重要性,也提醒觀眾,
當人處於混亂的狀態時,不要做出改變人生的決定。
接下來的星期二,麥格勞博士則是和世貿爆炸中失去親人的觀眾交流。
他的分析和討論其實適用於各種不同的災難中。他列出
深沉哀慟的四個階段——震驚、拒絕、憤怒和解決。
他談到了「悲傷工程」,也談到當其他人回復自己的人生之後,失去親人的人需要如何規劃人生策略。
他建議大家專注於每天的例行公事,而不是人生目標。
同時,與古老的格言認為時間可以治療一切的觀念相反,
他強調時間什麼也解決不了。
但是,人們沒有其它選擇,只能等待痛苦逝去。
然而,他建議倖存者必須有尋求協助、接受幫助的意願,
同時建立支援系統。
麥格勞博士對倖存者的建議既恰當且實際。
但是,另一方面,
歐普拉卻傳達了神的旨意,
她說:失去摯愛,其實是「得到天使」。
但是,當歐普拉開始談論天使時,
務實的心理學家很快的把討論的內容轉回實際的見解。
然而,「真實」還包括了廣告,雖然和節目顯得格格不入,
但是,卻也象徵著「繼續過日子」。
歐普拉對這場悲劇最令人懷念的貢獻之一,
就是她的節目「用音樂治癒心靈的傷痛」。
「歐普拉秀」經常有滿滿的情感負荷,而這一集的節目更是其中之最。
她似乎將整個節目從歡樂與幽默轉變成歌唱與哭泣。
歐普拉指出當她在跑步機上跑步時,她會一邊哼唱福音歌曲,
這一點透露出她對福音歌曲的喜愛和它的癒療能力。
當白人表演者山姆‧哈里遜(Sam Harris)用黑人福音歌手的演唱風格唱出「親愛的上帝」(Precious Lord)
和「一路上你不孤獨」(You’ll Never Walk Along)時,
我們看得出歐普拉深受感動。
她暫且放下鬱悶的心情,說了一個在別的場合曾說過的笑話——
白人總是認為,只要是黑人,就會互相認識,
而這一次是發生在華府國家大教堂的追思禮拜上,
有人問她當時演唱的黑人歌手的名字
(丹妮絲‧葛芮拉弗〔Denyce Graves〕)。
接著,節目進行到另一個階段,在兩位歌手演唱了
「惡水上的大橋」(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s)之後,
歐普拉展現了她對聖經章句的豐富知識。
也許,節目的高潮在於介紹先前提過的巨星
丹妮絲‧葛芮拉佛出場,歐普拉對她似乎十分景仰。
結束了上個星期在華府國家教堂的演出之後,
歐普拉馬上對這位歌劇天后提出邀約,
而為了要參加「歐普拉秀」的演出,
丹妮絲‧葛芮拉佛還因此取消了一場在華盛頓歌劇院的表演。
當葛芮拉佛演唱的詠嘆調即將畫上句點時,歐普拉要觀眾起立,
而接下來表演的歌曲就是「堅持」(Stand),
這也是歐普拉最喜愛的一首福音歌曲。
當節目進入尾聲,
在禱告和療癒之後,
歐普拉離開舞台,坐到觀眾席,
加入情緒高亢的觀眾,和他們一同歌唱、搖擺。
節目的最後一歌曲獻給「消防隊員和那些讓自己置身險境的人」,
此時的歐普拉坐在觀眾席中,當她唱歌的時候,
背景出現紐約消防隊員的群像。
在她許許多多催人熱淚的節目中,
這一集肯定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次。
---------------------------------------
作家與歐普拉讀書俱樂部的關係
當歐普拉的讀書會一宣布弗蘭岑的第三本小說《修正》(Corrections)將會是下一集的選書時,他的小說當下即刻成為暢銷書。
他的下一本書《如何獨處》(How to Be Alone)是一本短篇文集,封面上出現的文案形容《修正》是二○○一年「最受人喜愛、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
歐普拉選擇了弗蘭岑的小說,所造成的影響就和其它受到青睞的書籍一樣明顯,也和它們一樣,同樣的問題再次浮現,那就是無論這些書是多麼的實至名歸,但是,如果它們沒能和歐普拉扯上關係的話,是否還能如願進入暢銷書國度。……
書評指出,自從一九九六年九月以來,連續四十六本得到歐普拉加持的書,都成為暢銷書。
「紐約時報」的評論家大衛‧寇克派屈克(David Kirkpatrick)表示歐普拉選擇了弗蘭岑的書,至少為作者帶來一百五十萬美元的收益。
他同時引述「哈潑雜誌」(Harper’s)的編輯路易斯‧蘭普漢(Lewis Lapham)所說的一段話,「好的作家就是富有的作家,而富有的作家也就是好作家」。
儘管許多不算富有的作家可能會對蘭普漢的言論表達不滿。但毫無疑問的,歐普拉所選中的作家當中,有許多人都已晉身百萬富翁之列。
耶魯大學教授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身為文學傳統的評論家及捍衛者,
當他在評論弗蘭岑與高級文學傳統的關聯時,深入了解弗蘭岑與歐普拉之間的紛爭後表示,如果歐普拉選擇他的作品,他將會深感光榮,只不過,因為他的研究主題和工作性質的關係,這件事不太可能發生。
在一段有關歐普拉讀書會的幽默談話中,評論家卡琳‧羅馬諾表示弗蘭岑對於歐普拉挑中他的小說的反應,「就像是他被貼上了史普林格讀書會的標籤一樣」,有鑑於此,「美國新聞」(U. S. News)稱弗蘭岑為「落選者」。
弗蘭岑公開表示他不願意讓歐普拉讀書會的標識放在他的小說封面上,
因為,他無法認同「共同擁有」的觀念。
他也拒絕跟一些「濫情、膚淺的」書被放在同一個等級,他說不同的書會有不同的讀者,而他的書屬於高級藝術的傳統。
儘管他認為暢銷作家如史考特‧塔洛(Scott Turow)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值得尊敬」,
但是他相信他們之所以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是因為享有高額的簽約金,而不是代表他們在美國文化的重要性。
弗蘭岑譏諷金錢在美國文化中的影響力,
並且強調金錢正是「時代雜誌」封面照片
背後真正的原因。
弗蘭岑認為小說最重要的要素便是「社會教育」,
他同時對二十世紀小說的諸多改變表達哀悼之意。
儘管弗蘭岑帶著些微的勉強表示歐普拉「很聰明,
而且……打了一場美好的仗」,
他指的是她激發了人們閱讀的興趣,
但是諷刺的是,
他並不想別人把他看成歐普拉讀書會的選擇之一。
他認同小說家威廉‧蓋迪斯(William Gaddis)的哲學:
嚴肅作家有存在的必要,即使必須因此付出「沒沒無聞」的代價,也還是要對抗「虛假的大眾文化」塑造出的形象,因為害怕自己也成為這些形象之一。
弗蘭岑自己和商業機制之間的問題是他個人人生態度的一部分,
這種哲學造就了他在公開場合和私下的發言內容,也導致他在言語上對電視的排斥。
這些騷動導致歐普拉取消弗蘭岑出現在節目裡的計畫,但是,根據一些新聞報導,她並未撤銷對這本書的推薦。
然而,「新聞週刊」的評論員傑夫‧蓋爾斯(Jeff Giles)在專欄裡用了一語雙關的標題「錯誤和『修正』」,他寫道,雖然歐普拉坦承弗蘭岑不會出現在她的節目裡,不過,卻讓人感到她似乎建議觀眾或許不必讀《修正》了。
《如何獨處》這本短文集在《修正》出版一年後問世,在書中弗蘭岑提到歐普拉之所以決定不邀請他上節目,是因為和他「合不來」。但是,在這本短文集的封面上,他對這段經歷的敘述卻令人感到「悲慘」。
認同歐普拉的人遠勝過與弗蘭岑持相同看法的人。
在這起爭端中,除了她的忠實信徒和讀者之外,
許多記者也都站在歐普拉這一邊,他們用一些出現在短文〈在聖路易與我相逢〉(Meet Me in St. Louis)裡的尖銳字眼來稱呼弗蘭岑。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的一位記者說他是
「賤貨」;「新聞週刊」的記者則說他是「自大的陽具」;「死要面子的冒牌學者」;至於「波士頓環球」(Boston Globe)和「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記者則說他是個「被寵壞、愛發牢騷的小鬼」。
在這些事情發生之前,當時弗蘭岑入選為歐普拉精選名單的消息尚未公布。
弗蘭岑在家鄉密蘇里州接受錄影,由一組人員針對書本的內容錄製節目所需的片段,其中包括電視製作人、攝影師和來自「歐普拉秀」的工作人員。
某位製作人告訴他,理解他小說的方法有點困難,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在正式開拍前做各種嘗試。拍攝的內容不只包括了故事的概要說明,還有弗蘭岑成長背景的簡單呈現,同時還要他在鏡頭前說話。
他對製作單位將焦點放在他在聖路易的生活感到困惑,作者在他的散文作品〈在聖路易與我相逢〉中曾指出,或許可以說他是中西部人,但是,他卻在紐約度過了過去的二十四年歲月。
儘管有這段聲明,卻還是得遵照導演和攝影師的指示(也可以用他自己所選擇的字眼「偽裝」)。
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無法認同整個商業運作的過程,也對電視的虛偽感到嫌惡。
然而,在拍攝的過程中,他決定要當個中西部人,如果這對節目來說是必要的話。可是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弗蘭岑和工作團隊在任何事情上都無法取得共識,他和負責拍攝影片的製作人幾乎完全無法達成共識,只有唯一例外,那就是他們都認為他們所拼湊、呈現出來與他相關的一切,都是「徹徹底底的造假」。
和許多作者相較,弗蘭岑對隱私有著過分的要求,只要讀過他在《修正》之前的作品的讀者應該馬上就能理解。而且,為了對弗蘭岑公平起見,我們必須指出,曾經也有過其他得到歐普拉青睞的作者,拒絕了伴隨著入選而來的公開宣傳。舉例來說,烏蘇拉‧和吉(Ursula Hegi)的第二本小說和第一本小說都成為歐普拉選書,可是她卻拒絕為了達到宣傳效果而在書籍封面上加註誇張的廣告文案。
一位賽門與舒斯特出版社的公關人員替這樣的行為做辯護,他說,這麼做只是基於保護隱私。
弗蘭岑則是無法逃開這種矛盾,也或許他並不完全想要逃脫。他只是不斷的反反覆覆、優柔寡斷。
當「今日秀」的主持人凱蒂‧寇瑞克介紹他時,說他犯了「歐普拉禁忌」,還幽默的要他說些內幕來聽聽,
但是,弗蘭岑把整起事件的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他表達了對歐普拉的感激之意,說她是如此的高貴、親切,相反的,他卻表現得很差勁。他解釋自己之所以有如此差勁的表現,主要是因為他花了兩年的時間,獨自一人待在陰暗的房間裡完成小說之後,已經忘記該如何與人來往。…
整起事件還有兩個頗具娛樂性的補遺:一個是弗蘭岑在法拉‧史特勞斯‧吉洛克斯(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的編輯的發言,他指出歐普拉取消作者的節目通告時,事情出現了「黑暗中的一線曙光」,也就是銷售量顯著的增加。另一個就是《修正》獲得的第五十二屆的國家書卷獎。在由喜劇明星史提夫‧馬丁(Steve Martin)第三度主持的頒獎晚宴上,弗蘭岑感謝了歐普拉。
歐普拉又送275輛未來金龜車 男觀眾跳起來
2010/11/24 09:56 編譯范振光、李致嫻/綜合報導
美國電視脫口秀天后歐普拉22日再度在節目上讓觀眾瘋狂,她送出鑽石耳環、iPad,
最誇張的是現場275名觀眾每人獲贈一輛新款金龜車。
美國廣播公司報導,歐普拉在節目中先送出iPad,當鑲著天使翅膀的iPad從天花板緩緩降下,
歐普拉說「這是我這輩子最喜歡的東西」,還大讚iPad是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觀眾歡呼聲不斷,但驚喜還沒結束,歐普拉隨後打開一個巨型禮物盒,
裡面卻只有一個福斯金龜車的剪影。
歐普拉大喊「金龜車來了」,在場的275名觀眾人人獲贈一輛。
雖然她表示這款2012年金龜車明年才會上市,因此觀眾只能先拿到一把車鑰匙。
這大禮再度讓全場尖叫,許多男性觀眾甚至跳起來。
福斯預計明年初展示這款2012年金龜車,明年秋季上市,價格尚未確定。
福斯表示,歐普拉有一輛金龜車,她主動接洽福斯,洽談送車事宜。
福斯免費提供275輛金龜車,連相關稅款也自行吸收,
因此觀眾真的不用花半毛錢。
目前金龜車在美國每輛售價約20000美元(約台幣60萬元),
福斯大手筆送車至少花掉約台幣1億6500萬元,
但全球媒體的報導等於免費幫金龜車打廣告。
歐普拉每年年底都會製作「歐普拉最喜愛的事物」特別節目,今年分為兩集。
本月19日的第一集中,歐普拉送出20多種禮物,包括搭乘世界最大郵輪「海洋誘惑號」進行加勒比海七日遊、52吋Sony平面電視和藍光光碟機、Nikon D3100數位單眼相機、名設計師Tory Burch設計的手袋和鞋子、Ralph Lauren設計的毛衣和披巾,以及鑲了85顆碎鑽的手表。
這些獎品價值從數十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
歐普拉在節目最後感性地說:
「雖然這些禮物很棒,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希望。
當你意想不到時,
有些神奇、美好的事物會降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